今天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消息,随便聊几句。
就是这个消息:
这个消息,是昨天发布的,主要内容讲的就是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部署,着重抓好国有企业等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的系统整治,持续深化“逃逸式辞职”治理。而且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会坚持查治结合、纠建并举,紧盯重点人员、重点岗位、重点领域,督促国资国企系统加大治理力度,推动标本兼治、系统施治……
这个消息发出来后,不知道大家想到了谁,反正我第一个想到的,就是黄小姐的爸爸。
黄小姐的爸爸,刚开始只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基层公职人员,然后他就突然辞职了,再然后,他就突然跳到一线城市开公司,成为了一个富甲一方的富豪,辞职后不仅在几年内就能住别墅,而且他女儿还能戴着天价的耳环出来招摇过市……
黄小姐爸爸的这种情况,跟上面官网里所说的“逃逸式辞职”的情况,是不是有点像呢?
有些公职人员在辞职的时候,一定觉得自己是个天才——用自己在公职单位任职的经验和人脉关系,换商海自由,稳赚不赔。
但是他们似乎漏算了一些事。
第一件事,就是公职人员的账本,比粘在地上的口香糖还难擦掉。
因为在中纪委的新规中,就有要求“回溯十年履职痕迹”,这就意味着当年谁经手的项目、谁签过的字,全都成为了埋在当事人后院的地雷。
第二件事,就是现在的反腐,已经用上高科技手段了,如今还想“逃逸式辞职”,门都没有了。
大家可以看看上面中纪委发文中的这样一段话:
在这篇文章里,清清楚楚地写着这样一段话——“利用大数据赋能监督优势,推动打造数字监管平台……”
所以说,现如今,若还想“逃逸式辞职”,那大数据系统是会盯着辞职人员的。这个大数据系统,就是为了防止“逃逸辞职”“提前筑巢”等行为的出现,同时判断一些人辞职后可能存在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
所以说,别以为辞职证=免罪金牌,因为中纪委的数据库比婚介所更懂你——它记得你三年前关联过的项目,五年后收的“咨询费”,估计还能推算出你闺女耳环的重量够判几年……
所以说,黄小姐的爸爸,如今是有点危险的。
因为当时通报里也说了,他是在职期间违规经商,虽然他后续辞职了,但是这种东西只要查,总能查出一些问题来的。
而且当时的通报是,黄爸爸目前已被立案调查:
既然是立案调查,那肯定会有调查结果的。只是结果何时出来,这正是目前公众最关心的问题。
社会事件最怕的不是被骂,而是被忘。
所以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用意,也是为了提醒大众,“已回应”三个字,并不是“黄爸爸们”的挡箭牌,因为一些事还没有完结,所以有时候继续等待结果,继续保持追问,那就是有必要的。
当一个热搜冷却的时候,如果事情还没完,那么此时的追问,就是往平静的粪坑里扔炮仗——虽然炸不出黄金,但至少也能让蛆虫现形。
总之,千万别觉得“人都辞职了,就没必要再继续调查了”;也千万别觉得“人都回应了,就没必要再继续追问了”。因为这就像小偷说“我都出狱了,凭啥不能再偷,凭啥你们还这么惦记我”一样。
有时候,选择不遗忘,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。因为不遗忘的人,其实干的就是焊工的活——把逃窜的真相,焊死在公众视野里——这不仅是在牢固社会共识,也是在稳固社会框架。
总之,中纪委昨天发的这篇谨防“逃逸式辞职”的文章,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。因为这篇文章某种意义上,也是给“黄小姐的爸爸们”提了个醒——公职人员利用自己在职时的人脉和资源给自己挖的坑,不仅不能种下果树,可能还会把自己埋了——区别只在于是被纪委的铁锹挖出来,还是被亲闺女的珠宝盒炸出来。
文章的最后,我只想说——很多事情,是不可能混过去的,因为只要社会上还有人记着这事,这事就不可能结束。所以,祝黄小姐、董小姐、那小姐以及她们的家人们好运吧……
正好配资-炒股最好用的手机软件-正规的股票配资app有哪些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